7月22日,由四川省商标协会主办,华进知识产权及华进律师事务所共同承办的“护航品牌,尽显'蓉'耀线下培训班”在成都隆重举行。
为了进一步助力企业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也为了满足企业交流学习商标品牌管理经验策略的需求,此次活动聚焦品牌商标保护策略,邀请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高级顾问吕国良、华进知识产权涉外商标资深讲师陈伟、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法务风控中心律师严勇、原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杨丽,以及百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知识产权从业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由华进律师事务所律师曹丰泽担任主持人,共话知识产权的未来。
主题:马德里体系基本特点与最新发展
分享人:吕国良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高级顾问
在全球化浪潮中,品牌如何快速、高效地跨越国界,获得全球市场的认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高级顾问吕国良向大家介绍了一种品牌国际化的“快速通行证”——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体系。他提到,与逐一申请各国商标相比,马德里体系不仅简化了流程,还大幅降低了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异常增长15%后,马德里系统的使用率在近两年有所下降。2023年提交的马德里申请约有64,200份,比2022年的水平下降了7%。尽管出现了短期下滑,但长期趋势表明,在日益全球化、数字化的经济中,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使用在稳步增长,并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而向全球扩展。
他建议,中国企业应高度重视利用国际资源,特别是WIPO提供的全球知识产权服务资源来助推企业快速实现知识产权海外布局。作为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WIPO全球IP保护体系本身具有的可靠性,灵活性和便利性,使其可以成为企业快速实现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海外布局的得心应手的友好工具。
主题:海外商标布局思路与风险管理
分享人:陈伟 华进知识产权涉外商标资深讲师
在第二个分享环节中,华进知识产权涉外商标资深讲师陈伟分享了一组最新的商标数据:2024年上半年,出口贸易同比增长近7%,中国申请人的海外商标申请量与同期相比亦有增长。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创新高地,四川省近三年的涉外商标布局类别显示第9类商标申请量最高,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明显。由此可见,商标量和经济密切相关,出口贸易越频繁,企业商标出口的需求就越大。
在此过程当中,企业必须明确海外商标布局思路:首先要注意布局时机,发布、销售产品前提前布局商标。其次,核心/重要商标优先布局,要完全覆盖现有产品及市场,根据情况尽量延伸至关联类别,关联产品和服务类别视情况进行防御注册。还应重点布局已有市场及计划市场,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关注高频抢注地区。在申请主体的选择上可以考虑:推广方便、文件认证便捷、政策支持、上市需要等方面。
此外,她也提醒企业,在进军海外市场前,需对目标国家的商标法进行深入了解、对已注册的商标进行细致检索、更要对可能遭遇的商标侵权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这样不仅能避免潜在的商标冲突,还能为企业后续的商标注册提供有力支持。
主题:快消品知识产权风险管控模式
分享人:严勇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法务风控中心律师
在快消品这片竞争激烈的战场上,每一家企业都渴望构建自己的“护城河”,而知识产权无疑是这条护城河中的重要一环。
发源于中国酒城四川省泸州市的泸州老窖作为白酒行业的领头羊,在知识产权建设方面也是可圈可点。据其法务风控中心律师严勇介绍,目前公司拥有国内国外注册商标4913枚,涉及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他提到,企业应当注重品牌维护,做好商标管理,例如可以建立以维护品牌声誉为目标的内容风控审核机制。
此外,严勇提到,近年来在快消品行业,品牌联名犹如一股风潮席卷而来,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让品牌间实现了互利共赢,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新鲜感与独特体验。然而,在这股风潮之下,隐藏的法律风险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商标风险,成为了品牌联名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因此,对于有意开展品牌联名的企业来说,应注意明确商标、作品等权利的许可方式、许可范围、许可期限、权利内容使用的限制等重要细节。可以考虑进行商誉评估,以此为基础来约定合作过程中商誉损害的赔偿方式,尤其是赔偿的比例及范围。对于联名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一些新的知识产权,需要明确其权利归属、使用方式、范围等。待联名合作期满后,要妥善处置联名商品存货。
主题:商标正当使用的司法认定
分享人:杨丽 原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
商标权的保护并非无边界的,它同样需要尊重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在最后的主题分享中,原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杨丽通过大量的案例剖析了在现有法律的框架内,如何平衡商标权人的权益与其他经营者的自由。
据杨丽介绍,描述性合理使用是商标权合理使用最为常见的类型。通过“天下第一庄”商标侵权纠纷案、“稻花香” 商标侵权案、青花椒商标侵权案、3两3商标侵权案等案例分享,她总结道,在涉案商标具有地名含义的情况下,商标权人不能禁止他人为表明其产品产地正当使用该文字;而在非商标性使用情形中,行为人对特定标志的使用本质上是对商标构成要素中含有的属于公有领域的描述性信息用来描述自己的商品或服务,是对商品质量、种类、功能的描述性使用并非指向商标权人的商品或服务,相关词汇对商品属性或特点的描述属于“常规表达”。
此外,企业也应注意商标权保护与字号权的平衡:企业在选择企业字号时,应进行详尽的商标检索和尽职调查,以确保其字号不会与在先商标权冲突,从而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企业在品牌宣传时,应确保宣传内容与自身品牌历史、产品特性等实际情况相符,避免因虚假宣传引发法律纠纷。
在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几位分享嘉宾围绕“品牌保护工作如何做到全而不赘”进行了讨论。在品牌林立的商业战场上,商标保护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役,既要提前布局,制定策略,但也不能让保护成为累赘。过多的商标申请和维护成本可能会让企业不堪重负。因此,我们需要精准地定位哪些是我们真正的核心品牌元素,哪些是锦上添花的附加品,用智慧和策略来编织一张“全而不赘”的保护网。让品牌在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